首页 > 国际时事 > 正文

菲律宾南海国际仲裁案即将公布 与中国南海九段线的来历意义简介(5)

2016-05-15未知 编辑:新闻百事网

 
学者:中国历史强国思维遗留下优越感
 
中国历史上曾有过盛世辉煌,也曾遭受列强入侵,上个世纪来承受了百年耻辱,这被认为是中国人背负的历史情结与历史包袱。但受访学者指出,历史留给中国更大问题,是一种精神上的优越感,以致它难以从其他国家的角度看问题,尤其在安全课题上,中国的说法难以让他国信服。
 
如果坚决不执行具法律约束力的国际仲裁决定,中国下个月很可能招来国际舆论的连番炮轰。为了提前减压,同时巩固国内群众的支持,中国官方学者本周发表了一篇1万7000字的评论,阐述中国在南海课题立场上的合理性,还特地指出中国曾被帝国主义践踏,以此争取外界对中国维护领土主权完整的理解。
 
中国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社科院全球战略智库首席专家傅莹,和中国南海研究院院长吴士存,本周在《中国新闻周刊》和美国《国家利益》同步发表关于南海问题的联合署名文章。
他们写道:“我们这个国家是在帝国主义铁蹄侵略和践踏之下跌跌撞撞进入20世纪的,中国人民无法忘怀曾有一个多世纪的屡遭外敌入侵、强权欺凌的屈辱经历,那是国家和民族不可磨灭的记忆。”
 
他们解释,正是基于此,中国人民和政府始终对涉及领土主权完整的问题抱有极强的敏感性,绝不会允许历史重演,“这是外界在看待和判断中国时必须了解和考虑的”。
 
不过,从中国周边东南亚国家的立场出发,被帝国主义者侵略的烙印并非中国独有,与中国有南海主权争议的东南亚国家都是曾吃过帝国主义苦头的“过来人”。历史的耻辱,难以让某个国家在主权声索的问题上,获得额外的尊重与特权。
 
当中国展现历史上被列强欺凌的受害者观点时,一些周边小国的反应可能是:现在看来,中国也是欺负小国的大国。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主席王赓武教授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说:“中国领导人知道许多小国是这么看中国,但他们认为,整体来说,这是一部分人被不友善媒体误导的结果。中国相信这些媒体致力于维护现存国际秩序,但中国不同意现存国际秩序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中国近年在外交上的强势,以及国内媒体上一些民族主义色彩浓厚的言论,让一些观察家担心中国是否期望周边国家像明清时期那样对它俯首称臣、处处为中国的利益着想。
 
王赓武认为这是担忧过度。他说:“没证据显示中国领导人还活在明代的世界里。中国学者也一再重申朝贡体系已成过去,不适用于当今社会。”
 
不过他观察到,中国在与外界接触时,确实还受到历史强国的思维的影响。
 
王赓武说:“遗留下来的,是一种优越感。许多中国人不经意地在言语中流露出潜意识中的优越感,而他们往往没有意识到对方的感受。当中国给邻国经济好处时,尤其在一些国家主动寻求中国援助的情况下,这种优越感更加凸显出来。”


大家都爱看
韩国首次公然插手中国台湾和南海问题!伪装下的韩国,为什么一次次伤害中国人民的感情韩国首次公然插手中国台湾和南海问题!伪装下的韩国,为什么一次次伤害中国人民的感情 现在美国政府的对华激进态度,遭到了国际和国内的一致批评现在美国政府的对华激进态度,遭到了国际和国内的一致批评
查看更多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