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南海国际仲裁案即将公布 与中国南海九段线的来历意义简介(2)
2016-05-15未知 编辑:新闻百事网

中国“九段线”主权与权益受质疑
英国智库查塔姆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Chatham House)亚洲研究员比尔·海顿(Bill Hayton)在著作《南海》中说,没有考古证据显示任何中国船只在10世纪以前驶入南海;最早在数千年前发现南海岛礁的是属于“努桑陶(Nusantao)海事贸易及联络网”的海上游牧民族,他们没有国籍的观念,也不受任何国家组织管理,他们的贸易网从马达加斯加到复活节岛,从澳大利亚到日本。不少国际学者认同海顿的论据。
同样一片海域,为什么中国和国际学者的历史观大相径庭?吴士存说:“我认识海顿,他来过我们这里。他的研究错了。外国历史学家不懂,因为我们的史料大部分是中文的;我正在对史料进行数字化,下一步是翻译成英文。”
国际法律界对中国在“九段线”内的历史权益也表示质疑。《联合国海洋法公约》(UNCLOS,简称《公约》)1982年生效后,各国原先拥有的海事历史权益,一般情况下应让位于《公约》对领海和专属经济区的定义。
菲律宾向中国提起的仲裁案,诉求包括要求常设仲裁庭裁决中国的“九段线”是否能成为中国海洋领土主权的有效依据,以及中国是否享有“九段线”内的历史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