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焦点 > 正文

为什么干得再好,你也加不了薪?

2017-03-23 编辑:

为什么干得再好,你也加不了薪?

“锚定效应”告诉你,跳槽时你最容易掉进的四种思维陷阱;

为什么谈待遇时,会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为什么公司福利不能折算成薪水;

为什么加薪只能靠跳槽?

为了进知名大公司而自降身价,划得来吗?

01

你到底值多少钱?

来,先做个小游戏,请按顺序回答下面的问题:

问题1:将你手机号码的最后三位数加上400,你得到一个什么数字?念三遍,或写下来。

问题2:请估计一下,在欧洲古代史上,匈奴王哪一年被击败?

这是行为经济学中一个经典试验,由中国人民大学的经济学系复制的国内版,实验设计者向随机抽选的500位人大学生提出了这两个问题。

事后的统计分析再一次重现了这个经典实验的结果:手机号码未三位是200以内的数的同学,第二题的平均答案是629年,手机号码末三位高于800的同学,平均答案是988年,相差了359年。

也就是说,同学们估计出的历史问题的答案,严重受到自己手机号码的影响。

你是不是觉得,可以把这个效应运用在讨价还价上,那你就……对了。这个实验在国外的另一个版本是先算手机号码,再给一只杯子估价。结果,估价者的手机号越大,给出的估价越高。

这个实验描述了一个行为经济学效应:锚定效应。它解释了为什么怀孕的人觉得大街上的孕妇变多(视线被怀孕这件事锚定了),为什么股票套牢后不舍得割肉(被买入价锚定了)。

“锚定效应”认为,我们在进行一项决策时,很容易受到上一个决策结果的影响,但事实上,这是完全不相关的两件事,就像你的手机号码和匈奴王的失败年份一样。

职场上最典型的“心理锚”是在跳槽时的报价,一般人喜欢在现有薪水的基础上加一定的百分比。这种算法其实毫无道理,你现有的薪水代表上一次加薪时,市场对你的估值。你这一次报价,代表你现在的估值,这是两件事儿。

为什么干得再好,你也加不了薪?

说到这儿,我们就可以回答标题提出的问题“为什么干得再好,你也加不了薪”,因为“加薪”这个词本身就是错误的,应该是你和公司重新“定薪”。定薪的标准,不是你上一年的业绩,而是公司换掉你的机会成本,也就是这个职位的“市场行情+招聘费用”。

比如前几年的ios开发,今年的人工智能,薪水基本上是成倍地往上翻。一旦你被现有薪水“锚”定了,你就不敢大胆地报出那个天文数字,事后听到同行的要价,难免会有吃亏的感觉。

不过,风水轮流转,凡是一个领域薪水涨得过快,过了两三年不在风口上时,就会进入几年的停滞期,到时候你再想挪个窝,却发现你又被高薪“锚”死了,最后成为有价无市、卖不掉的“滞销高端人力产品”。

当然,下面的例子说明,公司在考虑给员工加薪时,也很容易被“锚”死。

02

为什么“加薪靠跳槽”?

为什么干得再好,你也加不了薪?

你的朋友曾花了200元买了一瓶葡萄酒,后来,你用1000元的价格买下了它,而这瓶酒现在的市场价涨到了7000元。

今天,你打算拿出来招待这位朋友。请问你请客的成本是多少?

A:-6000元;B:200元;C:1000元;D:1000元加通货膨胀;E:7000元

答案是E,7000元,在国外的试验中,测试者只有20%的人答对了。

为什么大家在评估成本时会犯错呢?因为这条题实际上有两笔交易,一笔是你1000元买进,涨到了7000元,成本是1000元;另一笔是你用7000元请客(假如你没有这瓶酒,你就要花7000元),成本是7000元。

因为第一笔交易的“锚定效应”,所以我们在请客的成本上受了影响。

这道题完美的回答了一个常见的职场现象——加薪靠跳槽。

假如你们部门去年花了30万年薪在竞争对手处挖了一位程序员,他的原年薪是25万。今年,你得到可靠消息,他的原公司准备用35万再把他挖回去。也就是说,除非你也把薪水涨到35万,否则就要重新招人。

加薪申请递上去没多久,HR经理就气呼呼地跑过来说:“你们两家挖来挖去,硬把这个人的价格给抬上来了。”

你耐心地向她解释:“因为行情涨上来了,所以才挖人;不是因为挖人,才把行情抬上来的。”

HR经理想了想,又说:“但是这个职位涨得太快了,业务贡献值也没有明显的变化,年终考核你不是还说他的一些缺点吗?给这样的人加薪,其他员工心理会不平衡的。”

你两手一摊:“给他加薪,我也一肚子气,可他要是被挖走,你还是得到外面招人,水平还不知道怎么样,要价一分钱都不会少。”

HR经理露出了诡秘的一笑:“招人的预算没问题,头衔可以再给高一级嘛,但一定要换个人,否则我没有理由要招人计划啊。”

这个回答有点让人哭笑不得,就好像你的朋友对着那瓶酒喃喃自语:“咦,这不就是我花了200元买的那瓶酒吗?”

你恨不得吐血三升而亡,我的7000块啊。

在有多个“锚定点”时,我们常常选择对自己有利的“锚”:

员工的“锚”不是“我为公司做了什么贡献”,而是“我认识一个人,干的活差不多,工作比我清闲,薪水高我一倍,还有免费出国游”;公司的“锚”不是这个职位的市场行情,而是你刚进公司的薪水,给你加过的薪水,还有你的工作业绩。

所以才有职场上的这条规律:你对自己的定价,总是高过市场对你的平均定价;而公司对你的定价,总是低于市场对你的平均定价。

这也导致了“加薪靠跳槽”的现象。

除了薪水外,在评估待遇时,还有一个更大更难避免的“锚”。

03

为什么“公司福利”不能折算成薪水?

在所有的“锚定数”上,最神奇的就是“零”,也就是免费。

“满99元,送可爱杯垫一个”,“满999元,参与Iphone7抽奖,每天送5台”,于是你十有八九会多买一些你原本不需要的东西。

为什么干得再好,你也加不了薪?


大家都爱看
查看更多热点新闻